时间 2024-09-05
栏目

国内

阅读

1143

东南大学川西守望实践团队走进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总书记

前期预热,线上线下齐发力

团队成员在正式出发前,首先前往了西南民族大学参观民族博物馆,了解了民族服饰、建筑模型以及传统生活用具。此外,团队拜访了西南民族大学的泽仁吉美教授,询问了当地音乐饮食建筑的各种风格习俗,教授对我们的实践过程提出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团队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调研方向和调研方法。

团队在线上也开展了一系列行动,例如创建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账号,定时发布与社会实践相关的内容,创建“SEU守望川西”社会实践公众号进行活动推送;还制作了线上调查问卷以收集民众对于藏羌民族融合的了解程度;在线下向同学和亲朋好友普及简单的民族融合知识等。

图为团队参观民族博物馆

同时为进一步增加社会实践线下和线上的宣传力度,增强团队特征辨识度,团队成员还在前期积极设计了川西守望团队队标LOGO,主题海报和宣传单等周边。

深入阿坝,风雨无阻调研路

团队于首日下午抵达阿坝州桃坪羌寨。在桃坪的两天调研时间里,团队走遍羌寨内外各处建筑群,走访了当地民众,并联系了对于当地房屋建筑体系和风格最为了解的杨大爷。团队走进杨大爷家中,采访了杨大爷以及他的妻子,请教了众多关于羌族建筑和民族文化的问题,并在杨大爷的带领下参观了寨中最为古老且留存至今的杨家大院。团队从这段走访参观中对羌族的文化、建筑有了深刻的认知和体会。

图为桃坪羌寨

除了深入民众,团队还联系了桃坪乡政府,与桃坪乡乡长进行了座谈交流。从对话交流中,团队得知了当地藏、羌民族融合的情况,乡长为我们介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地的宣传和建设工作;谈话的结尾,乡长也表示了对在汉文化影响下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痕迹在不断淡化的现状的担忧。

图为桃坪乡政府人员接受团队采访

团队于第四日早离开桃坪羌寨,沿路前往理县县城。在路途中,团队在木堆藏寨进行了停留走访。木堆藏寨属于藏族和羌族融合村寨,在当地政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走进地震后无人居住的木堆旧寨,感受到了前当地藏族人民最原始的生活情况,也深刻感受到国家对当地百姓在灾后重建家园的帮扶和支持。

图为木堆藏寨旧寨

次日团队前往了发展较好的甘堡藏寨,参观了寨内的藏文化介绍项目,深入调查了当地藏族青稞茶、牦牛酸奶等特色美食,团队成员还体验了转经轮、撒风马纸等藏族传统风俗;之后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藏族的传统民居建筑——白塔。

最后一日,团队按照事先所约日期进入理县文体局,采访了当地演出团队中的乐手,了解了最具代表性的羌笛和口弦两种民族乐器。团队完成实践计划安排后,团队结束了本次社会实践调研并返回。

后期宣传,内容丰富成果展

调研活动结束后,团队在创建的“SEU守望川西”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活动相关推送,宣传了民族融合的理念;并将实践中随时随地拍摄的视频经剪辑后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上,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影响力。同时团队还充分结合藏羌民族特色,捕捉了大量生动美好地民族风情和特色,并将其体现在了文创设计中,制作了书签等一系列能够展示藏羌民族融合的文创产品。

为充分体现藏羌两个民族在日常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和团结发展,团队联系了当地文旅局,并邀请到了一个特殊的乐团,乐团里的演奏者都是藏族或羌族所特有的传统乐器的传承和保护人;团队在现场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录制了这个乐团合奏的一曲民族歌曲——《羌山恋》,同时后期对现场演奏录制的视频进行处理,将其发布在了社交媒体;最后,团队还利用现场录制的传统乐器口弦和羌笛的音轨,经后期调音和处理后,改编出了通过口弦和羌笛两种藏羌民族乐器所演奏的东南大学校歌。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